2022年的最后一月
在2022年的最后一个月,我又陷入了穷途末路的那种感觉。上次有这种感觉大约是20-24岁,几乎每年过生日或年终,都要发一段如今看来无病呻吟的感慨。那时候眼界不高,信息不灵,既不知道能干什么,也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,不想求职也没考研,甚至玩游戏都不痛快。每天绕着校园一圈圈转,焦虑而又迷茫。后来下决心读研转码,日子逐渐安顿下来。
10年之后,34岁的档口,焦虑感又强了起来。起因无非是年纪大了,还没混出个名堂,家里人劝要么找个有前途的岗位,要么找个顾家带娃的岗位,总之埋头代码之余要好好考虑。我一时间也没当回事,如今大形势不好,暂且先苟着,而且年末一般不动–然后就出事了。
在11月底绩效出炉后,发生了一件类似于大厂3.25或打C并公示全公司的事。我看到这个绩效表的第一反应就是我该写简历了。要说可能原因,到底是不是摸鱼被发现了,上头觉得工作不饱和了,工作方式容易让人误会了,睡觉打鼾影响别人了,那可太多了无法深究,鬼知道到底中了哪一条,懒得申辩了。在我的认知中,3.25等于走人,这是心照不宣的潜规则,有啥毛病也是到下个公司再改了。
但要是真走的话也不甘心,毕竟探索了一年的各个方向都还没开始呢,这一走铁定烂尾了。再想当年谁还不是意气风发加入新公司,打算立足大干一场,搏个职场晋升之阶呢?不会有人跳槽小私企为了养老是吧,然而一年半载毫无结果,心气也都磨没了。每周按时完成定量任务,稍稍来点提前量,申请点额外工作,干完拉到,剩下时间对Github/CNblogs/Zhihu发呆,或许就是这样才让人看不惯吧。
12月底倒数第一的哥们被优化掉了,交接的时候我提不起精神。组长说你还没事,我倒是想给他讲个笑话,倒数第一的学生转学了,倒数第二那个哭的最伤心的笑话,因为TM的下个月我就要成关注焦点了。
这个月我对象也被优化了,她们那个部门更是奇葩。领导层犯的错误一个又一个,最后被裁的都是员工,裁多少员工也抵不上领导层的一个失误亏空,谈判的时候扣钱倒是挺强硬。我只能感慨偏是这样的人做得领导,这管理岗我可上不来。
我当初第一份工作是对日汽电外包,这份工作干的太伤了。结果就是开始讨厌日企的繁琐低效,汽电行业心理阴影级别的加班,外包行业的低技术含量,再不想踏足沾边了,偏偏大连就是这三类企业居多。真好的行业,技术和语言又不合格,高攀不上,于是辗转各个小公司间,发挥多面手的优势,但是天花板又一望而知。我选择了一条自己开发写代码舒服的路,但是这并不是一条充满前途的路。天性不可夺,吾辈心中亦有惑。
我的内心深处就是写一辈子代码,当然话不能说的那么绝对,但是短期内是不会变的。我在Github上关注的微软Mvp们,年纪一大把了还在活跃地贡献代码。但是现实就是在CN这条路并不好走,35岁大关导致不进管理层或成为技术专家就意味着没前途,但前面也说了,我目前并没有走在这条路上。
所以这次的阮籍穷途之苦还是无病呻吟的成分居多,毕竟还没到职业生涯走不下去的地步、不过技能越学越多,路越走越窄倒是真的。我以前换工作都极其随意,一般来说找我的第一家就去了,自信在哪都能发光发亮,起薪随便定,随后的表现都能拉到市场平均水平上。这次玩脱了,也不知道是年纪大了,还是逆水行舟,没跟上大形势。
颓废了一天,仍是什么日报周报都不想写,等着被优化的兄弟来交接。
年底了,又是大家纷纷立新年Flag的时候了,我也不能免俗。明年,不管在哪个公司,还是要振作起来吧,试着突破自己的舒适区,试着学学英语,试着看看以前不想去的工作,试着找回年轻时的锐气,毕竟–
周虽旧邦,其命维新。